沪市今年以来走稳特征明显(2024年10月31日)


  本报记者 张炜

  截至3月23日 ,上证指数连续67个交易日跌幅未超过1%。其间,上证指数日跌幅大于0.9%小于1%仅有过两次,分别是去年12月23日下跌0.94%以及今年3月17日下跌0.96% 。

  沪市今年以来走稳特征明显 ,还表现在被称为中国版“恐慌指数 ”的上证50ETF波动率指数(中国波指)上。中国波指今年以来持续回落 ,3月23日最低触及9.19,刷新该指数发布以来新低,明显低于去年12月公布之初的17左右。该指数反映投资者对未来30天上证50ETF波动率的预期 ,指数越低则代表投资者对于未来市场预期越为稳定 。

  A股处于新兴加转轨阶段,市场运行的稳定性欠佳,暴涨暴跌 ,投资者情绪容易过度波动 。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异常波动期间,A股出现过多次千股跌停。2016年1月上旬,两次因沪深300指数跌幅达7%而触发熔断机制。

  境外成熟市场近年则处于慢牛轨道 ,波动性远小于A股 。标普500指数去年10月12日至今年3月20日间跌幅均未超过1%,持续时间超过100个交易日。历史上,标普500指数曾多次持续100个交易日以上跌幅未超过1%。

  A股却很难保持较长的日跌幅未超1%的纪录 。上证指数去年12月12日下跌2.47% ,至今未出现日跌幅大于1%,已保持67个交易日。而在该纪录开创之前,上证指数未有过连续60个交易日以上跌幅小于1%。相比之下 ,深证成指最近一次连续日跌幅未超过1%是1月17日至3月16日 ,维持了38个交易日 。

  A股走势今年以来逐渐趋稳,有两个市场背景值得关注。其一,尽管上证指数目前处于2016年初2638点触底反弹以来的高位 ,但市场情绪总体较为乐观。投保基金公司本月中旬公布的《2017年2月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信心调查分析报告》显示,投资者信心指数为55.6,连续9个月位于乐观区间 ,且呈现稳中有升态势 。投资者对大盘抗跌性的信心继续高位上升。2月大盘抗跌指数达到62.5,较上月上升2.3%。其中,认为上证综指在未来一个月内下跌10%的“可能性较小”的投资者占38.6%;认为“可能”的占41.2% ,认为“可能性较大 ”的投资者仅占12.9% 。

  其二,理性投资行为有所增加 。尽管深市波动性大于沪市,但深交所近日公布的《2016年个人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》表明 ,从投资行为来看,2016年投资者交易频率 、持股集中度普遍较高,但比2015年有所下降。调查显示 ,2016年受访投资者的交易频率均值为5.6次/月 ,51.4%的受访者至少每周交易一次,交易频率普遍较高。相比2015年的平均交易频率5.9次/月,交易频率有所下降 ,投资者交易行为趋向稳健 。可见,散户炒短陋习难改,但理性投资和防范风险的意识有所增强。去年以来A股横盘震荡 ,市场风险偏好下降,促使散户的交易频率有所降低。

  蓝筹股被视为股市的“稳定器 ” 。虽然A股市场上的“稳定器”还没有完全发挥作用,但沪市波动性小于深市的可能性较大。去年四季度以来 ,市场风格更多偏向稳健投资,白酒、医药等多个蓝筹板块跑赢大盘,也为沪市避免暴跌创造了条件。随着养老金入市 ,市场投资行为更趋理性,未来A股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高 。

  当然,投资者需要看到 ,上证指数目前出现的日跌幅持续小于1% ,并不意味着A股稳定性已接近境外成熟市场。由于投资者结构以散户为主,市场仍属于以事件驱动行情为主,一旦估值分歧加大或受突发性消息影响 ,上证指数仍可能波动幅度放大。